|
||
湖南工商大学 - 新闻网 |
||
【湘江科创先锋】寇纲:做数智技术融合创新的推动者和先行者
发表时间: 2025-04-24 21:35:16
点击次数:
寇纲,全国政协委员,湘江实验室副主任,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特聘教授、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原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作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者,他坚持“顶天立地”做科研,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以技术创新为内核,敢啃基础研究的“硬骨头”,探索技术落地的“新模式”,将现实需求带进实验室,也将研究成果应用到祖国大地。2023年,寇纲教授全职加盟湖南省委省政府重大科技部署——湘江实验室,着力推动实验室打造人工智能与先进计算领域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推动我国生态环保类案件审判智能化 如何提高生态环保类案件审判效率和判案准确性?2021年,由陈晓红院士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重点专项项目“生态环保类案件智能审判与态势预警技术研究”获批启动。 该项目以生态环保类案件为切入点,以互联网平台和智能设备为载体,构建基于大数据的生态环保类案件智能推理与智能审判辅助系统和生态环保案件态势预警分析平台,优化生态环保类案件智能审判与态势预警流程,规范案件审判标准,提高案件审判效率和判案准确性,助推实现“数字法治、智慧司法”目标。 寇纲教授充分发挥自身科研专长,积极参与项目研究工作,承担了项目子课题“基于智能语义分析的案件知识图谱构建”,并围绕实现生态环保类案件智能审判目标,研发了“案件知识图谱”“生态环保类案件智能辅助审判”等系统平台,成功应用于长沙市、郴州市等基层法院的刑事和民事案件审判中。根据反馈,该系统有效减轻了法院工作人员对案件证据整理的工作负担,提高了法官判决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产生了良好的应用示范效应。 促进中国古建筑数字化与活化利用 当前,中国古建筑数字化是数智技术赋能的重要领域之一,数智技术提供了高精度数字化建模与记录的科学依据,促进了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寇纲教授和团队通过系统化的实地调研和数据采集,首次构建了专注于中国古建筑的多模态数据集,包含从唐代到元代的中国古建筑图像、文本、视频数据,涵盖58个地方、7种艺术风格,通过多模态数据集和LoRA微调技术,把中文的一些独特表达和英文的语境组合起来,实现了古建筑图像与中式绘画风格的融合创作。例如,基于仇英、宋徽宗、白雪石等传统绘画风格,实现了中式山水画与古建筑图像的艺术融合。相关论文在Nature子刊发表。 目前,关于古建筑图片的多模态数据集及其创新成果已在北京广播电视台《龙语时节》《974live show》等多档电视节目中落地应用,项目前期成果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的“数字环境下保护与促进文化多样性案例集”(2024年)。该成果形成了古建筑数字化保护的标准化范式,这一范式为AI生成内容(AIGC)提供了风格迁移的基准框架。 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装上增强引擎 为了辅助大语言模型、自然语言处理、图像检索与生成等新型人工智能应用,寇纲教授和团队结合前期在距离度量学习、局限敏感哈希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开发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专用向量数据库管理系统及配套算法和模型。该系统及内置算法适用于垂直领域企业内部海量私有数据的知识提炼,系统内部还集成了DeepSeek等当前主流优质大模型,并能通过中间件调用企业内网部署各类开源大模型,最终通过检索增强生成、Agent等智能应用整合企业的内部信息资源和内部软件功能,实现传统业务的AI赋能。代表性论文发表于INFORMS Journal on Computing等。 此外,针对当前图对比学习框架忽略了属性视图提供的互补信息问题,寇纲教授和团队发现直接对比属性视图与局部结构视图会导致模型性能下降,其主要原因是两者之间的互信息(MI)水平过低。为此,项目组重点研究如何有效融合属性视图与全局结构视图,提出了自适应视图融合方法,有效解决了传统图对比学习框架中直接对比不同来源视图导致的性能下降问题。相关论文发表于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 围绕数智技术赋能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作为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寇纲教授认真履职尽责,为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2025年3月,他赴京参加全国两会,围绕人工智能发展、数字政府建设、未来产业发展等热点领域建言献策。其中,《关于推动城市群协同发展未来产业的提案》入选全国政协重点提案选题。近五年,他围绕算力、人工智能、未来产业、数字经济、金融安全等领域,赴全国多地调研,撰写政策建议、调研报告近百篇,十余份报告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肯定性批示,多份报告得到国家相关部委采纳。履职情况获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关注。 湘江实验室自2022年7月揭牌成立以来,广泛汇聚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寇纲教授作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为青年科技工作者们作出了榜样示范。他对青年学者提出成长建议:一是要多关注前沿技术动态,保持学习的好奇心,及时更新知识库,构建自己领先的知识体系;二是要珍惜与跨学科、跨领域同行交流的机会,既虚心学习,也勇于分享见解。他希望大家共同书写智能时代的辉煌篇章。 “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走在前、挑大梁,深耕数字经济前沿技术。”寇纲教授表示。未来,他将进一步推进技术研究,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为湘江实验室高质量建设发展贡献更大力量,为数字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寇纲,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等多项省部级科研奖励,入选科睿唯安ESI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斯坦福大学和爱思唯尔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参与承担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重大项目,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项目等。担任2本SCI/SSCI期刊执行主编、5本SCI/SSCI期刊编委。在Science、Nature子刊,UTD24期刊(ISR, JOC)和ICML、AAAI、KDD等顶会发表论文200余篇,H指数76,论文被引2万余次。 (张高阳)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