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湖南工商大学 - 新闻网 |
||
湖南工商大学师生热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发表时间: 2025-10-26 11:03:57
点击次数:
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湖南工商大学师生热切关注全会盛况,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产生热烈反响。
中国工程院院士、校党委书记陈晓红: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了“十五五”时期发展蓝图,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彰显了推进民族复兴的战略自信。其中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强国建设的部署,为高校锚定使命、服务大局指明了根本方向。我们将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努力把全会精神转化为办学治校实效,全力建设特色鲜明的创新型一流大学,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将准确把握“十五五”规划建议的核心要义,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编制学校“十五五”规划为抓手,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湖南省首批试点单位建设为契机,全面加强顶层设计和改革创新;锚定“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依托湘江实验室科技创新优势,立足“新工科+新商科+新医科+新文科”与理科融合发展,强化“有组织的科研”,在推进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挺膺担当;不断彰显“数智+(人工智能+)”“绿色+”“文化+科技”融合育人特色,提升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引导师生更好融入国家战略。让我们以行以见效的务实作风,以高质量育人与科研成效,推动全会精神落地生根,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湖工商智慧”,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湖工商力量。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廖湘岳: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统筹推进战略部署,坚持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一体化推进,紧紧聚焦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牢牢把握学校改革发展机遇,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时代紧迫感和历史使命感,高质量谋划和编制学校“十五五”规划,巩固拓展优势、突破瓶颈制约、补强短板弱项,奋力建设特色鲜明的创新型一流大学,把学校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徐戈: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等部署,与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主阵地、科技创新策源地的使命高度契合。站在“十五五”开局关键节点,学校发展规划工作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锚定建设特色鲜明的创新型一流大学目标,在“科技自立自强”与“教育强国建设”坐标系中找准定位,通过高质量高标准规划赋能学校内涵式发展,为服务湖南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前沿交叉学院党委书记谢志远: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关于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系列部署,为学院发展锚定了战略坐标。作为学校强化交叉融合办学的主阵地,我们将深刻领悟全会精神的实践要义,努力将其转化为办学治院的行动指南。面向“十五五”,学院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交叉融合改革;在特色领域建强科研攻关团队,构建与湘江实验室等高能级平台共建共赢新机制;持续擦亮“数智+(人工智能+)”融合育人品牌,加快培养大批卓越创新人才;积极探索构建博士全员助企新模式,推动成果加快向产业转化,在服务国家战略的崇高事业中奋力迈向一流。 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杨水根:深入学习全会精神,结合学院发展实际,一是进一步完善需求引领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强计算机类人才需求规模、结构、层次的分析研判,持续深化专业内涵建设,建强特色专业集群,培养更多“数智+(人工智能+)”人才;二是进一步推动科教融汇和产教融合升级,持续加强“校政企研协同育人”良好生态建设,高质量开发新课程、教材和案例,努力探索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三是进一步提升教师数字化素养,深入掌握数字化工具和技术,积极应用到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的全过程。 数字媒体工程与人文学院党委书记李中平: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系统总结了“十四五”时期的重大成就,科学擘画了“十五五”时期的发展蓝图,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一流学科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指引了前进方向。学院将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组织带领全院师生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坚持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以内涵建设为抓手,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着力培养政治坚定、专业扎实、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素质人才,为加快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彭昊: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系统总结了“十四五”时期的辉煌成就,科学谋划了“十五五”时期的发展蓝图,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纲领。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及时将全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通过集体备课、专题讲授等方式,讲清楚“十五五”时期的发展目标、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引导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投身强国建设,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马院力量。 微电子与物理学院执行院长侯海良:全会强调“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作为学校新成立的“新工科”学院,微电子与物理学院将锚定集成电路、量子信息等关键领域,强化原始创新策源能力,构建建制化协同攻关体系;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在“真刀真枪”的科研实践中锻造卓越创新人才;对标国家战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以硬核成果突破技术瓶颈,以培养优质人才筑牢发展根基,为科技强国、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计算机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小龙:全会强调“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这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科研人员应当肩负的使命。特别是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方面,我深刻体会到,我们不仅要为国家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更应当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们要紧密结合国家战略和科技发展需求,将科技创新与学术研究深度融合,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我们的智慧与力量。 工商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曾平:全会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指明了方向,也对高校青年思想引领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一方面着力打造一支懂政治、精业务、有情怀的辅导员骨干队伍,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另一方面引领青年学生深刻领会国家发展蓝图,将“小我”与“大我”紧密结合,成长为既有扎实专业功底,又怀报国强国大志向的时代新人。 科研处科技成果转化与服务中心主任罗贞焱:全会提出“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是“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目标。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至关重要,科技创新是源头供给,产业创新是落地应用。学校通过牵头建设湘江实验室,重塑产学研协同机制,大力建设概念验证平台,构建“中心+节点”的技术转移转化网络,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建立专业化服务团队和全链条生态体系,实现从“线性传导”转向“协同共生”,推动更多科研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 数学与统计学院辅导员陈晓宇:全会提出“完善立德树人机制”,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我感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紧扣“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战略、民族复兴紧密相连,助力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未来,我将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做学生可信可敬的良师益友,为培养时代新人贡献更大力量。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郑博文:全会强调“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我们的科研之路指明了方向。作为学校首届本硕博一体化培养博士生,我深知学校给予的成长平台正是“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的生动实践。我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聚焦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领域,深耕关键问题,勇攀创新高峰,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刘芸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部署为企业发展锚定方向,“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发挥了保障企业活力的关键作用。作为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今后我将更加注重对接“智能化、融合化”的产业发展要求,深耕企业创新管理与市场化改革研究,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法学院本科生詹好:全会强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明确国家未来五年的法治建设方向。作为一名法学专业学生,我倍感使命光荣、责任在肩。我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把专业学习与法治中国建设紧密结合,以历史主动精神锤炼本领能力,努力成长为新时代高素质法律人才,让青春在法治实践中绽放光彩。 (采编/张高阳) 相关新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