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陈晓红院士做客湖南卫视“创业有得聊”谈AI创业
发表时间: 2025-09-02 15:10:16 点击次数:

8月31日晚,湖南工商大学党委书记、湖南省创业战略导师、湘江实验室陈晓红院士做客湖南卫视《创业有得聊》栏目,就AI赛道创业答疑解惑。

她表示,人工智能正深度融入生产生活,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第二智能”。我国在AI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及大模型等关键技术领域已进入全球第一梯队,市场规模、数据资源和产业场景的优势显著。湘江实验室作为湖南人工智能创新的重要载体,以“四算一体”融合架构推动技术落地与产业赋能。陈晓红院士鼓励青年群体夯实AI技术根基、关注真实痛点,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投身AI创业。“先满脑袋,再满口袋”,在这场长期竞赛中持续积累、创造价值。

105821

湖南卫视《创业有得聊》第20期(网络链接)

汪涵:

陈院士您好,我算是一个AI小白,虽然跟您认识这么长时间了,但是我从来没有跟您问过这个问题,我们到底怎么去理解AI跟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关系?

陈晓红院士:

其实简单来说呢,AI就是一个能够模仿人的一些智能行为的系统。就像我们人一样,能看、能听、能说、会思考、会学习、能决策一样,AI的目标就是让机器也具备这些能力的一部分,甚至在某些方面做得比人类更好。不是取代人,而是成为第二智能,人的另外一个大脑,能够帮助人实现上面这样一些功能。

庄宇光:

给我的感觉,现在的AI就有点像当年的“电”。

陈晓红院士:

通过电来驱动机器,来干很多人原来干的事情,对不对?所以电能带给我们的便利和变革,实际上未来人工智能也同样可以带给我们。所以我们现在的AI其实还是一个入门级的,那未来可能还有认知、决策等智能的发展,和刚才说的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105822

庄宇光:

听说我们湘江实验室是省委省政府重点支持的,叫作“湖南的超级大脑”,所以我们想看一看,到底有哪些AI的应用场景是在这里落地的?

陈晓红院士:

我们提出的是叫作“四算一体”,有算据,有算法,有算力,有算网,这样我们通过“四算一体”,把AI从理论研究来推向应用的层面,能够落地应用,推动产业的创新发展。

汪涵:

院士是我们地地道道的湖南长沙人,非常非常传奇,16岁就已经考入了中南大学。

陈晓红院士:

那时候最早还叫中南矿冶学院。

汪涵:

那时候您是第一代学计算机的。但是后来您又跨学科了,到了——

陈晓红院士:

管理科学与工程。

汪涵:

所以,成为我国资源能源智能化管理决策的开拓者,推动了矿山智能的管理,然后还有企业的数字化、信息化,“两型社会”的建设等一系列国家改革的一些政策。

汪涵:

其实大家都很想知道,我们国家AI技术目前在全世界大概占一个什么样的位置?现在中西方在AI赛道、赛跑,那我们现在的优势大概在哪里?

105823

陈晓红院士:

这个问题确实提得非常好。我认为我们现在是处在世界第一梯队,特别在AI应用这些领域是跟美国并驾齐驱的——像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大模型训练,我们都有非常强的研发能力和落地应用能力。中国也有超大规模的市场,有很多丰富的数据资源,有非常丰富的场景应用。因为我们的制造业、工业化这一块是走在全世界领先的。那这就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多的这样一些场景。所以我觉得这就是我们特别大的一个优势。当然我们还有特别能攻坚的一些团队。这些年轻人啊,你看都是充满激情。所以我认为AI是一场全球的接力赛。中国不是跟跑者,而是领跑者之一。我们要有充分的信心,而且我们未来有条件可以在更多关键领域实现突破。

汪涵:

(万兴科技的创业实践)跟我们湖南工商大学的概念有一点点像啊。

陈晓红院士:

所以我们也是提供这样一个学习AI和依据AI来创业的平台。包括我们几年前,我们就实现了AI全覆盖——就AI的通识课程,是所有的专业都会学人工智能,还有一些AI大模型,AI+行业的专业课程。(湖南工商大学)取“工商”的含义,也是希望是“新工科”加“新商科”,来培养这种复合型的人才。

庄宇光:

我就想问一下两位老师,你们建议大学生来到AI赛道吗?或者说,来到这个赛道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陈晓红院士:

这也是个现实且充满挑战的一个话题,AI确实是风口,但也是一场长期赛,所以创业不是做PPT,而是要解决问题。如果大学生能在学校里沉下心来,打好技术基础,先满脑袋,再满口袋——先把脑袋满掉——同时多关注真实世界的一些现实的难点、痛点、堵点,那么就完全有可能在AI这场马拉松赛中走得更远。

活动现场,4位大学生创业者进行了产品展示及项目介绍,陈晓红院士给予精彩点评。湖南省科技厅副厅长周斌介绍了科技厅助力湖南大学生创业者相关政策,2位大学生创业者围绕实际创业中遇到的困惑提问求教,陈晓红院士结合实际予以解读和回应,为创业团队提供了宝贵建议,令大家受益匪浅。

(整理/王栩君 毛子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