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青春逐梦 创享未来】“鸿瞳科技”团队:用机器视觉技术点亮中国“芯”
发表时间: 2025-04-25 19:05:07 点击次数:

在半导体产业“国产替代”的号角声中,湖南工商大学人工智能与先进计算学院鸿班学子创立的“鸿瞳科技”团队,依托湘江实验室与湖南工商大学的创新生态孵化应运而生。就读于湖南工商大学的刘志义,怀揣着破局半导体检测技术的梦想,以优异成绩入选鸿班,开启了从理论突破到产业落地的探索之旅。

在鸿班,刘志义与一群热爱创新的追梦者相遇,组建“鸿瞳科技”团队。这支多元化的团队分工明确,各展所长:曾伟豪主导算法底层逻辑设计,王万涛攻克硬件适配难题,黄依莎以统计学优化检测模型,管亚菲确保研发流程高效推进,周明康构建高精度视觉识别框架,胡雪涵深入产线提炼需求痛点,陈飞扬将技术成果转化为学术论文与专利。

99641

成立初期,“鸿瞳科技”基于我国芯片领域进行了深入调研。发现在晶圆制造行业,质量缺陷问题导致的经济损失巨大,一个0.5微米的崩边缺陷未被检出,都可能导致价值千万的5G通信芯片整批报废。同时,晶圆作为芯片的原材料,它的质量也影响着芯片成品的性能与寿命。彼时,中国半导体行业正深陷“检测困局”——进口高分辨率摄像头设备单台售价昂贵,算法精度较低,检测响应延迟,且人工复检效率低下等等。项目团队走访10余家工厂,访谈30余名专业的业内人士,收集线上线下有效问卷5000余份,得出优化软件算法是最经济最高效的方案。

在徐雪松、姜林等导师的指导下,团队构建“多模态感知+自进化诊断”的核心架构。他们创造性地提出一种基于文本引导的多模态算法检测技术,该技术不仅可以实现对缺陷的高精度检测,还可以对缺陷进行分类与提出针对性修复建议,实现缺陷检测算法的自动化与智能化。

99642

团队历经近千次的实验与改进,突破种种困难与壁垒。当第955次实验的精测精度定格在93.8%,且算法完整地输出缺陷的类型与针对性修复建议时,实验室里爆发了他们等待已久的欢呼。在此基础上,他们所研发的软件算法,搭配湘江实验室所研制出的MultiEC-BOX边缘智算魔盒——其超高算力(32TOPS)与低能耗(5W)特性,形成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该技术可降低单台设备成本60%,检测响应速度达毫秒级,可广泛应用于5G通信芯片、车载芯片、AI算力芯片等高附加值领域,助力企业减少千万级质量损失。该技术体系已形成“检测-诊断-预测-优化”的完整价值闭环,其核心在于将传统SPC控制升级为具有自进化能力的认知型质量系统。

99643

99644

团队以“荷鲁斯之‘眼’”项目出战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斩获了国家级铜奖;在第六届全球校园人工智能算法挑战赛的赛场上,团队成员获国家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在团队成立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共计拥有发明专利4项,软著7项,学术论文4篇在投,获国家级奖项25项,省级奖项40项。

秉持助力中国“芯”之梦的初心与“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理念,“鸿瞳科技”团队将继续深耕机器视觉领域,并计划拓展技术至光伏面板、精密光学元件等高端制造场景,致力于构建国产智能检测技术生态圈。他们的故事,会在创新精神的驱动下更加精彩。他们的故事,不仅是算法与硬件的交响,更是中国青年以创新破局、以技术立命的时代宣言。

(来源/新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