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湖南工商大学 - 新闻网 |
||
【主题教育】多点发力 引培结合 创新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发表时间: 2023-08-28 22:19:09
点击次数: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自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湖南工商大学锚定“三进三高”发展战略目标,牢牢抓住教师素质能力提升主线,持续推进人才管理与激励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进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激发起人才队伍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目前,学校博士师资占比超过50%,形成了一支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湘江实验室主任、校党委书记陈晓红教授为代表的,具有国际视野、学科交叉融合、教学科研能力突出、梯队合理的高水平人才队伍。 走出去请进来,构建“三位一体”引才模式 实施全球优秀人才招揽计划,构建“立体宣传+实地引才+平台聚才”的人才引进模式,着力引进优秀的新工科、新商科、新文科人才。发挥湘江实验室、国家基础科学中心等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的品牌效应,依托学校官网官微、青塔、学术桥等组织多轮宣传,把学校的发展定位、学科优势和引才政策讲透讲清,安排专人接收管理应聘信息并热情回复咨询。派出5支队伍赴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和西安等地的高水平知名大学,进行实地引才宣讲,和有求职意愿的高层次人才面对面沟通,精准识才引才。举办“湘江学者论坛”,从1000余份博士简历中邀请海内外30余所高校的48位博士来校,分学科开展学术交流和人才洽谈,让天下英才了解湖工商,也在交流过程中加强对应聘者学科匹配度、教学科研能力或潜质的考察。坚持严选择优,宁缺毋滥。在二级学院试讲考察的基础上,学校人才工作委员会每两周组织一轮面试,对求职者的素质与能力全面考察。与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东京工业大学、香港大学等海内外知名高校的90余名博士签订引进协议,目前已入职47人。 严程序重引导,坚守师德师风第一标准 严格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要求。认真推进教育部关于教职员工准入查询工作的要求,在教师公开招聘和人才引进调动等环节全面落实教师准入查询,守好师德师风入口关。将师德师风建设贯穿于教师管理全过程,在职称评审、评奖评优、晋级晋升等环节强化师德考核,对师德失范行为实施“一票否决”。 强化师德师风教育引导。积极开展师德师风集中教育学习,以实施师德教育“六大行动”为抓手,重点开展“思想铸魂”“固本强基”“以案促学”“师德引领”专题学习、法治警示教育、红色资源教育,师德集中教育学习完成率达98.8%。做好优秀师德典型的选树宣传,组织“最美教师”“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奖项的申报,开展“从教三十年荣誉教师”表彰及宣传,发挥榜样引领作用,营造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强培养促提升,打造人才队伍成长链条 加强对新入职人才的职业规划引导,让他们快速了解入职后“做什么”“如何做”。各二级学院指派一名教学经验丰富、授课效果好、责任心强且具有高级职称的资深教师,指导新进教师完成助课任务,帮助新进教师迅速适应角色,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搭建人才队伍成长链条。学校推出“精英辈出工程”,重点依托“湘江学者”人才工程项目,布局人才成长链条,加强战略科学家(顶尖)、科技领军人才(拔尖)、青年专家人才(荷尖)等三类人才的培育。成立青年人才联谊会,促进青年人才交叉融合、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加大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力度,安排专项经费100余万元,选派教师外出进修培训。组织“数智+”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全面提升教师用数智技术赋能教学科研的能力。出台专项政策,吸纳优秀人才参与湘江实验室重点科技项目研发,开展基础前沿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广阔发展平台。2023年,学校已培育省级顶尖人才1名、湘聚人才2名、拔尖人才1名、荷尖人才4名。 办实事解难题,营造爱才惜才良好氛围 在主题教育中,校党委领导班子成员深入教学科研一线,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校党委书记陈晓红院士分别主持召开多场主题教育调研座谈会,多次强调“一切为了师生、为了一切师生、为了师生的一切”的理念,现场解决教师们的急难愁盼问题。学校将有限的编制资源投向教学科研一线,主要用于引进学科带头人、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和紧缺学科专业博士师资,相关经验在全省编办主任会议上交流,得到省领导的高度肯定。在学校财力有限的条件下,学校稳步提高教职工收入,教职工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新增40余套人才公寓全部用于新进人才的过渡性住房。用心用情关心人才生活,为青年人才购房、落户、子女入学等提供全方位服务。 一江活水凭鱼跃,万里征途勇毅行。湖南工商大学将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眼界、魄力和气度,从人才支撑的“后驱型”转向人才引领的“四驱型”,从“人才优先发展”转向“人才引领发展”,以人才集聚整合创新要素和资源,持续激发创新活力,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贯通融合,激活人才发展“一池春水”。(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