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湖南工商大学 - 新闻网 |
||
【中国经济时报】智库要论 | 陈晓红:多维协同发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发表时间: 2024-01-29 13:59:08
点击次数:
“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需要通过加强标准化和知识产权保护、优化投资和科技经费分配、建设高对接的一流大学等措施,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不断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进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通过加强标准化和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得标准者得天下”。标准在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和引领性作用,必须加快实施国家标准化战略,用标准化支撑数字化转型,走好标准化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之路。 一是加快组建标准研制“先锋队”。在数字经济等各相关产业加快组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组织,以之作为制定和维护标准的主要力量,加大支持力度,重视相关人才培养和输送,不断提高这些标准化技术组织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影响力。进一步缩短标准制定周期,加快创新成果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 二是加快形成标准化建设“示范点”。健全重大科技计划项目中标准快速立项的机制。开展重要国家标准的综合实验验证平台建设,加快标准信息服务研发和平台建设。实施“标准化+”行动,在有条件的企业成立“标准化战略工作室”,以试点形式加快建立标准体系,推进产业化步伐。建立全国性数字经济标准创新联盟,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三是加快成为标准研制“领跑者”。在开展基础标准研制的同时,同步开展应用、安全等领域的标准研制。尤其要瞄准“数据+算法+算力”,从通信技术到“新基建”等方面开展关键标准的研制,加快制定基础软件、集成电路、通信与网络、核心元器件、量子通信、应用电子、虚拟现实等数字化产业的关键技术标准。 四是加快打造标准化“共同体”。促进我国标准化体系与国际标准相兼容,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深度参与制定与新质生产力要求相适应的各种国际法规、标准等,引领国际社会构建新的更合理的全球秩序和治理体系,进一步掌握国际事务话语权、主动权,为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同时应该看到,新业态知识产权风险仍然高发频发,专利和商业秘密纠纷等时有发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加快新兴领域和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必须有力加以落实。 以高质量专利夯实知识产权保护根基。引导和支持新兴业态骨干企业从垂直链条式创新转变为全产业链生态创新,创造和储备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利组合、软件著作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算法等。建立新业态高质量知识产权评估指标体系,全流程、全要素、全产业链对标,引导新业态企业提升知识产权质量。 加快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法规体系。适度扩展知识产权保护客体范畴,部署数据、算法、商业模式等保护机制研究,进一步界定和明确权属;在未来商业秘密等的立法中,完善新业态智力成果保护顶层设计;针对数据权属、数据隐私和数据安全等核心问题,及时发布司法解释、制度规定和实施细则,防止侵权和技术外流。 持续提升重大知识产权风险协同应对能力。加快建立新业态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引导行业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引导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布局。推动制定契合企业诉求的技术标准、出口管制、产品认证认可等,引导有序竞争。 通过优化投资和科技经费分配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投资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要紧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优化投资。 以投资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要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重点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等领域,着力补短板、拉长板、锻新板,加快创造新竞争优势。要引导企业加大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投入,引导银行加大制造业重点领域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为重点项目建设和设备更新改造提供资金支持,筑牢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 以平台和金融助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要打造技术服务平台融通大中小企业研发资源,布局以创新成果产业化为目标的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依据科研人员、高学历人才数量确定授信额度;通过专利数量、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证书等材料,判断企业创新水平和经营前景;与产业链核心企业合作,为上下游有技术优势、有稳定订单的企业提供信用流转等,支持科技成果转化。 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提升科技投入效能,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当前,需要持续释放改革红利,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一是立足“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优化经费分配。进一步聚焦国家战略需求。集中资源支持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建立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相适应的央地预算体制和配套机制,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先进制造等前沿领域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基础研究稳定支持。构建“稳定+竞争”的机制,对在基础研究方面有优势的机构或企业给予相对稳定的支持,针对基础研究制定由其专享或力度更大的税收优惠。构建助推中西部科技研发和创新水平提升的长效体制机制。 二是立足“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经费投入使用。探索构建部—省—市—企共同投入和合作的模式,成立创新联合基金,建立高效的管理协调机制。在投入方式上更多采用后补助、风险补偿、贷款贴息、保费补贴、担保补贴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等参与科技创新。打造更具活力的科技创新平台,允许科研人员依法依规适度兼职兼薪;在国家级实验室、省级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中拓展科研项目经费的“包干制”试点,取消劳务费预算和绩效支出比例限制;允许从稳定支持的科技经费中提取20%左右作为奖励经费并自主使用。 三是立足“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动态调整经费分配使用。制定完善的科技成果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对基础前沿类、市场导向型等不同类型机构和科技成果,以是否实现核心技术突破、是否产生经济社会效益等为核心,加快研制科学可行的分类评价指标体系。推动成果评价与经费分配使用更紧密挂钩。构建基于认同的长期研究支持机制,建立健全科研成果追溯认可机制,解决颠覆新技术认可滞后的问题,支持科技人员在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方向和“冷门”领域持续研究。 通过建设高对接的一流大学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必须发挥好高校的力量和作用。 一是在内涵式发展中培育新质生产力。一方面高校应在高水平基础研究平台建设上着力。聚焦科学前沿构建综合性大装置集群,布局与培育国家实验室,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研究平台,促进要素融合。另一方面,高校应在面向应用的基础研究上着力。针对国家战略急需,聚焦底层共性技术强化突破创新,集聚科研资源推进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同时,高校应在拔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上着力。既注重引培高层次人才,也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开展本硕博贯通培养,强化人才培养的家国情怀和创新能力,强化科教协同和产教融合育人。 二是在特色化发展中强化新质生产力。高校应着力提高学科发展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之间的适应度。其一,依托前瞻性学科布局发力新赛道,助力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赋能元宇宙、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发展,引导传统学科向“双碳”领域、智能领域转型升级。其二,创新科研组织模式服务大需求。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和有组织的成果转化,建立“前沿探索—基础研究—集中攻关”的多层次科研体系,形成从研发到生产的全链条、系统化的科研发展格局。 三是在融合性发展中提升新质生产力。高校应积极加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产业需求对接,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落地。一方面,应推动高校优秀团队下沉产业一线,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交流、紧密合作。依托高校大学科技园、产业园区为初创企业打造孵化平台。另一方面,高校应主动建立供给侧与需求侧的技术清单制度,深化企业与高校之间“悬榜—揭榜”的合作模式,大力培养科技企业家和技术经理人,通过“先赋权后转化”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让技术链、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高度协同。 (作者系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工商大学党委书记、湘江实验室主任)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