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用赤诚的爱,唤醒学生的迷惘,点亮他们的青春;用真诚的心,化解学生的疑难,润泽他们的心灵。每一位老师背后都站着许许多多喜爱自己的学生,每一位老师都有许许多多被学生喜爱的理由。 “爱”与“被爱”奏响了师生之间的唯美乐章。
2016年4月,学校开展了“春风化雨,教学相长”――湖南商学院“我最喜爱的老师”评选活动。十多万的网络投票,100%参与的班级投票,同学们选出了刘嫦娥、龙立、殷琪、莫伟、吕颖毅、罗双临、黄颛、谭庆康、徐戈、李婉琼十位心目中最喜爱的老师。他们以自己的学术魅力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们求知的乐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在为人处世、生活点滴中关爱学生,全方位引导学生成长成才。他们是湖商优秀教师的代表,传递了学校“向上、向前、向善”的正能量。
亦师亦友,让学生如沐春风
一个讲台,一张课桌,并未隔开师生,老师们把学生当朋友,用交流和关爱缩小师生距离,使学生如沐春风。
对于师生交流,刘嫦娥老师深有体会。“作为老师,我不爱家长式的权威,我只把他们当作朋友,我喜爱和学生打交道”。在学生犯错时,刘老师不会过度指责,而是提点学生让他们知道问题的所在。她把学生当朋友,保持与学生平等交流,可以和学生互相撒娇,可以和学生随意交谈,可以对调皮的男生耳提面命,也会对需要帮助的女生耐心教导。在刘老师的眼中,每个学生都是一样的,她会用心了解学生的情况,不让一个学生落下。
莫伟老师和学生沟通交流也是无界限,她喜欢和学生聊明星、偶像,聊娱乐八卦,听学生讲他们的故事。但在莫老师看来,学生给她的爱远比自己给他们的多,“我认为自己一直在被爱,学生很优秀,都比我要棒,他们会照顾我”。教师节的时候,学生会在课桌下偷偷地写卡片,给她一个惊喜;会在她没有带水杯的时候递给她一颗话梅糖。
同样地,在吕颖毅老师看来,除了传授专业知识,对学生进行人生启发和教育也是教师职业的应有之义。她会将自己的失败经历分享给学生,“成功都是一样的,失败却是难能可贵的”。她经常用金融学的原理启发、鼓励、提点学生,告诉他们,“让你最后悔的不是自己比不过别人,而是你原本能够达到这个高度,你却低于这个高度。 ”“人生不是五十米跑,而是马拉松,不要看现在怎么样,要注重过程”。
对于罗双临老师来说,她把“罗妈妈”这个身份诠释到了极致。她爱笑,慈祥,把学生当孩子,用爱帮助学生,用心引导学生。对于考研的学生,她无论是在专业、学校选择,还是调剂方面都事无巨细,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对优秀学生再扶一把,对学业上有困难的同学亲自关注,不让他们掉队。
学生需要交流,需要关爱,也需要理解,殷琪老师做到了。她知道学生的兴趣点,针对不同的学生她会有不同的教授方式和要求;她能理解学生的一些做法,了解学生的感受。面对难题,她让学生理解问题,以思考为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帮助学生寻找学习的乐趣,给学生一片自己的天空,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
专注教学,打造精彩课堂
一门课程,一节课,需要的不仅是专业知识,还有热烈的课堂氛围。怎样才能在45分钟的时间内,让学生把知识掌握好,打造最精彩的课堂?老师们有各自的“神器”。
“吕老师的课让人醍醐灌顶,给人启发思考,就是听了吕老师的课我才考上了研究生”,学生这样评价吕颖毅老师的课程。在课堂上,吕老师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学生,不敷衍,不放纵,不苛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递知识;她喜欢看一些文学类的东西,在讲授枯燥的金融学知识的同时,也让她在课堂上“金句”频出,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作为老师要把自己掏空教授给学生”,吕老师这样说道。
“徐戈老师上课严抓质量,热情用心,教学方式贴近学生思维,既接地气又富有灵气”,这是学生对徐戈老师上课的感悟。每一堂新课,徐戈老师的备课时间都会超过10个小时,她讲课条理清晰,逻辑性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她会创新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对于教学质量,徐戈老师也是格外看重,她会采用一对一的教学,保证学生对知识掌握牢固。
“谭老师教授的合同法很有趣,他本人也很萌,笑起来十分可爱,对待学生像朋友一样”,这是学生对谭老师的评价。谭庆康老师上课不带教案却依然能如行云流水,甚至忘了下课时间,有些本来晦涩难懂的知识点,通过他的讲解竟变得那么通俗易懂,课堂的氛围幽默轻松;不爱点学生回答问题却经常走到学生中间和他们一起进行知识互动。
黄颛老师用耐心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基础,提高学生能力。网球不像其他简单的体育项目,它上手比较难,学好更是不易。在教授网球的过程中,她会不停地在各个学生中间观察,指出他们的问题,并手把手的帮学生改正;她会模仿学生们的错误动作甚至拍摄学生打球的画面,边示范边讲解,帮助学生找到问题所在;她会以学生为主体,轮流帮学生发球,加强课程练习;她会认识班上的每一个学生,了解学生的性格和学习情况,采取不同的教授方式。
博闻强识,传授多元知识
教师播种,学生收获。教师们用辛勤和汗水积累知识,又用奉献和真诚传递给学生,他们不跳出课堂,却也不局限于课堂,他们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向学生传授多元知识。
在刘嫦娥老师看来,科研和教学是相互贯通的,她常把科研的最新成果运用于教学之中。她对课程内容娴熟,讲述的课程内容充实,信息量大,在教学大纲的范围内,尽可能的向学生提供多的观点和知识点;教学内容经常能够反映学科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在授课时经常引用与学科有关的顶尖期刊和最新的学术论文上的内容,延展基本概念和原理。
传授多元知识也是李婉琼老师非常注重的教学方法。“教书就像变魔术,我喜欢学生那种猜中了开头,猜不中结局的表情。”李婉琼老师在教授学生的同时,认为自己也会学习很多东西。她平日里自己会报班学习,旁听其他老师的课程,了解跟专业有关的新事物,然后及时在课堂或课下向学生传授。她也会不断探索教学方法,进行与众不同的教学设计,提供给学生新的学习方法和思路;她会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她会让每节课都大不一样,经常传授新鲜有趣的知识给学生;她会带学生去参与各种各样的实践,学习更多实用知识。
龙立老师不但课堂教学精彩,指导学生比赛、论文也是全身心投入。“对于学生,要以奉献为主体的指导、投入”,在指导学生比赛的过程中,他经常会召集学生们开会,每次会议都要持续3到4小时,对学生们的参赛文案进行分析扩充,细节方面更是一个字一个字的纠正;在指导毕业论文时,他比学生们还要着急,修改过程中甚至连标点也不愿放过。“想交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盆水”,龙立老师这样说道。
拓展平台,倡导教学新理念
在新技术、新媒体不断涌现的时代,老师们的教学理念也在随时代变化而不断更新,他们积极拓展平台,学习新的教育教学技术手段,只为把最新最丰富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罗双临老师多年来不仅坚守在教学一线,而且担任了学院的教学副院长,因此她对教学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在她看来,教师不仅是一名教书匠,还要把教育当作事业来做,具有担当精神和责任心,以专业和学科发展为己任,并为其添砖加瓦。担任行政工作的平台,使她在教学过程中,能结合学校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理念,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并带领教学团队积极实践,取得了多项省级、校级教学成果、质量工程项目,拓展了新平台、新机遇。
莫伟老师对于拓展教学有新的想法。她希望她教授的日语课能够开设一门慕课,方便学生对课堂上没听懂的知识进行回顾,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更方便,更大程度的获取知识。
李婉琼老师则提到,想做一个微信公众平台,将自己学到的东西和发现的知识及时传递给学生,希望今后能为同学们建立更多的课后学习平台,让学生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去巩固已有的知识,学自己想学的东西。(文/陈江鹭 图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