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党建引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水平科研
发表时间: 2022-07-02 14:50:09 点击次数:

【党建引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水平科研

——湖南工商大学“党建引领”科研工作纪实

湖南工商大学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四个面向”,深入贯彻党中央有关科技创新的政策精神,全面落实湖南省“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以交叉融合为主线,以大成果为导向、大平台为依托、大项目为抓手、大贡献为目标,既充分发挥院士引领的竞争优势,又激励广大科研工作者特别是广大党员奋发图强,不忘科技报国初心,牢记科技强国使命,让党旗在科研一线高高飘扬,学校科研水平跃上新台阶!

一、用伟大建党精神培根铸魂,做顶天立地的科研

1.jpg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伟亲切接见在我校“干部大讲堂”作报告的5位院士

2.jpg

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为湖南制造强省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晓红院士颁发聘书

学校始终把对科研工作者的思想引领摆在首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校党委书记陈晓红在干部大讲堂、麓山大讲堂等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要不断厚植家国情怀,胸怀“国之大者”,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用伟大建党精神培根铸魂,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自觉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着眼,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当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不断砥砺科技报国的初心和使命;要充分发挥党管全局的作用,以加强党建为基础、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服务社会为己任,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在学校党委正确引领下,我校科研工作者特别是党员同志坚持顶天立地、脚踏实地,坚持奔跑在前、勇攀高峰开展科学研究,涌现出前沿交叉学院党委、计算机学院党委、王明高、胡春华、徐戈、邓联荣、徐雪松、刘利枚等一批潜心研究、成果突出的科研先进集体与个人。

二、服务社会需求,高水平科研成果迈上新台阶

3.jpg

副省长陈飞一行来我校调研湘江实验室的筹备建设情况

学校不断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全校科研工作者迎难而上、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开拓进取,在高水平科研成果方面迈上新台阶。

一年多来,学校老师在《管理世界》《管理科学学报》《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等国内外顶尖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120余篇,其中“两型工程与生态环境监管制度体系”等一系列研究成果发表在经管类权威期刊《管理世界》;“复杂环境数字孪生建模方法的创新研究”发表在工业信息领域世界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专著出版、国家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等大幅增长。

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校党委书记陈晓红围绕数字经济、能源安全、科技创新、智慧社会治理、高等教育等领域热点问题提交了7份提案,新华社、人民日报、人民网、“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人民政协网、中国新闻网、湖南日报等20余家国家级和省级主流媒体对提案和政策建议进行了深度报道,以提案为基础形成的《加强我国跨境数据流动监管的对策建议》等7份政策建议均被国家有关部委采纳。《加快推进元宇宙市场稳健发展,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提案,引发广泛热议,新华网点击量达86万次。《瞭望新闻周刊》专访“拼抢数字经济全球话语权”的在线点击量突破165万次,并被中国工程院《院士通讯》全文转载,其中的重要论述得到国家有关部委高度重视,推动了国家相关重大政策的出台。一年多来,学校老师积极咨政建言,全年有60余份政策建议被国家和相关部门采纳。

学校先后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4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中国工程院重大重点咨询项目3项,在省属高校中名列前茅;202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18项,立项数在湖南36所高校和科研院所中位列第3,经管类项目的立项数连续五年位居全省第一。

4.jpg

我校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生态环保类案件智能审判与态势预警技术研究”

三、坚持“四个面向”,高端科研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

学校高度重视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科研平台建设,强调“大平台”的创新引领和凝才聚智的导向性作用,致力于将科研平台打造成“优秀科研人才汇聚、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的重要学术基地。

中国工程院院士、校党委书记陈晓红牵头承担了中部地区首个国家基础科学中心“数字经济时代的资源环境管理理论与应用”。2022年4月,省政府常务会议通过《湘江实验室建设方案》,我校牵头筹建的省委、省政府重大科技部署——湘江实验室正式启动建设,陈晓红院士担任实验室主任。2022年1月,“数据智能与智慧社会”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正式获批立项建设。2021年12月,我校与长沙市人民政府签署《关于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共建长沙人工智能社会实验室。“工业互联网与数字孪生”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省级及以上科研平台获批立项。目前,我校共有36个省级及以上科研平台。

学校新成立了智慧党建研究院、数据智能与智慧社会研究院、碳中和研究院、元宇宙研究院等22个校级重点研究机构;新建立了智能环境监控与大数据分析技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智能制造、智慧物流、区块链、新零售、物联网等22个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实验室科研平台。

四、深化产学研用融合,科技成果转化呈现新态势

5.jpg

我校山河智能签定校企战略合作协议

学校与三一集团、山河智能、中国铁建重工、长沙景嘉微、中南智能、航天凯天环保、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华智生物等机构组织签订框架合作协议,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与武汉理工大学签署校际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我校与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的战略合作迈入新阶段。同时,学校与国家电网、大唐集团、航天凯天环保等能源环保类知名企业通力合作,运用“能源与环境协同数智管理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研究成果,构建了一体化数智管理平台,大幅提升了企业能源与环境一体化智慧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与铁建重工联合开展智能制造安全生产管控平台研究与应用,研发大数据安全共享技术与数智基座,为资源开发利用行业的企业安全生产和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升级发挥核心支撑作用。

学校成立了科技成果转化与服务中心,制定了《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审核和公示机制,推动师生积极参与校企横向课题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目前,学校在科技部全国技术合同管理与服务系统登记技术合同150多份,认定的技术交易额超过5000万元,可为老师们免税、退税近100万元。2021年学校科研进校经费达1个亿元。

五、营造学术氛围,科研影响力显著提升

6.jpg

中国工程院院士、校党委书记陈晓红在“干部大讲堂”第一期培训班开班仪式上作培训动员

学校通过举办高规格、高水平的麓山大讲堂系列讲座、前沿交叉学术论坛、能源矿产资源安全高层论坛等活动,邀请欧阳晓平院士、卢春房院士、范国滨院士、刘合院士、杨宏院士、赵曙明教授等20余位两院院士、100余位杰青和长江学者等一大批国内外顶尖知名学者,开展了300余场讲座和学术交流,受众师生近2万名,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极大地开阔了师生的学术视野。

7.jpg

中国工程院院士、校党委书记陈晓红应邀出席2021世界计算大会并作大会报告

一年多来,我校教师在各类高水平学术论坛、研讨会议中作大会报告或分会报告60余场。中国工程院院士、校党委书记陈晓红在2021世界计算大会开幕论坛上以“智慧社会数智化治理技术与应用创新”为题作大会报告,阐述了智慧社会的基本内涵、智慧社会面临的挑战以及亟待突破的一系列“卡脖子”、颠覆性关键技术,指出了智慧社会建设迎来的新机遇,被中国工程院《院士通讯》2021年第10期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校党委书记陈晓红因在学术领域和社会服务领域中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聘为湖南省制造强省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首席智库专家,并再次当选为湖南省科协副主席,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TOP10”,荣登“2022年中国高贡献学者”全国榜单第12位,当选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第八届常委。

六、推进科研制度改革,激发科研创新活力

学校以增强科研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科研工作者活力为目标,结合学校科研工作实际,通过明确目标、确立标准、理顺机制、树立榜样等路径,大力推行科研制度创新改革。

明目标:实施《“创新登峰”工程行动方案》,科学制订科研工作KPI考核指标体系,坚持创新引领、交叉融合、协同攻关的科技发展理念,对接学校高水平科研工作开展和博士点建设要求,明确了科研任务和进度要求。

立标准:出台《高水平科研成果认定及计分办法》,构建了公开、公平、公正的科研成果分类评价标准,完善了教师科研与社会服务成果认定体系。

顺机制:出台《校院两级科研管理重点事项实施细则》《校级重点研究机构KPI考核方案》,理顺了学校与学院、研究机构在科研管理方面的责权利关系,充分调动了学院、研究机构参与科研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激发了全校科研人员的科研活力。

解束缚:制定《破除“四唯”不良导向指导性意见》,修订《科研项目及经费管理办法》,大胆突破不符合科技创新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制度藩篱,为科技工作者潜心科研、拼搏创新提供良好政策保障和科研环境。

重激励:设立代表性成果奖、院士学术创新奖、院士学术新人奖等科研类奖励体系,构筑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激励制度,并以此促进学术繁荣和人才队伍建设,催生高水平科研成果。

系列制度文件的出台和实施,为我校科学研究质量提升、产出更多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提供了有力保障。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正扬帆正当时。湖南工商大学科技工作者将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立足“两个大局”,胸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院士创新引领、凝才聚智的作用,以奋斗姿态奔跑,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创新型一流工商大学的目标高歌前进!以优异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科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