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聚焦
【湖南政协云】委员关注丨陈晓红:把握AI风口,布局未来产业
发表时间: 2025-03-13 08:21:16 点击次数:

“当前,创新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素,数字经济已成为激活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构建文化与科技融合共生的生态体系极为关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工商大学党委书记、湘江实验室主任陈晓红表示,将立足本职、发挥优势,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领域,带领团队在产学研结合方面产出更多创新成果,培养更多交叉型、复合型的优秀人才。

97467

关注AI+未来产业

今年全国两会,陈晓红十分关注加快“四算一体”布局,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加快布局AI+未来服务业,加快布局干细胞智能制造赛道,培育生物经济新动能,以及综合运用数智技术助力湖南打造文化和科技融合新高地等话题。

“通过人工智能的系列技术创新,在大模型构建、智能人形机器人、多智能体等方面,将实现重大突破,赋能千行百业。”陈晓红认为,AI+将在未来的很多场景应用,对新质生产力的提升、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创新起到很大推进作用。

“提升新质生产力,需要提前布局一些未来产业。”陈晓红认为,湖南有很多传统优势产业,如工程机械、航空航天、军工经济等,下一步应抓住人工智能发展的风口与机遇,与智能制造相结合,通过数字技术、人工智能赋能传统产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并催生新的产业生态,围绕湖南4×4现代化产业体系来布局更多未来产业,如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并纳入湖南“十五五”规划编制。

作为湘江实验室主任,陈晓红带领团队深耕于人工智能+先进计算领域,近两年已发布了19款创新产品,正加快产业化落地应用步伐。“未来,它将带来产业的革命性变化,替代很多重复性的劳动,让人力得以解放,从而从事更具创新性的工作。这也是迎接老龄化社会、实现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和要求。” 陈晓红说。

多项履职建言获采纳

2024年,陈晓红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决策部署,聚焦科技创新、算力基础设施、数字生态文明、文化和科技融合等重点热点问题,立足界别特色和智库优势,深入调查研究,提交的多份提案和建议获国家、省级层面采纳。

其中,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中存在的技术风险与产业协同不足等问题,陈晓红提交了《关于规范大模型建设生态,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提案》,提出构建“算法备案+场景分级”监管体系、推动安全可信的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大模型研发向制造业重点场景下沉等建议,被国家发改委采纳;相关建议已嵌入《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修订版,推动形成覆盖研发备案、内容标识、未成年人保护的全周期监管链路。

立足湖南省科创优势和“4+4科创工程”建设实践,陈晓红提交了《关于支持长沙创建以数字产业为主体的未来产业先导区的提案》,建议将长沙人工智能、先进计算等项目纳入国家级规划,推动区域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建设“算力智能匹配中枢”“数字文创IP转化中心”等平台,相关建议被国家工信部采纳。

针对我国数字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数据标准不统一、技术融合不深等问题,陈晓红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强化顶层设计、构建数智技术应用场景、完善数据安全标准等建议;结合数字经济新业态,陈晓红建议建立政府算力统一管理部门、打造国产算力“中国标准”、推广“算数能”融合服务模式等。

陈晓红还积极参与全国政协组织的专题调研和座谈会,提出了“统筹布局国家实验室体系”“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化机制”等多项建议,相关成果被纳入全国政协调研报告。其牵头的联名提案助推长沙获批创建了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kgSg0rivds4ftKy83jrmUA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