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聚人才 成大才——来自湖南工商大学办学实践的探索
发表时间: 2024-11-11 09:10:35 点击次数:

人才是第一资源。高校作为人才集聚的高地,如何发挥人才的聚合效应,变潜力为本领,将“好苗子”培育成“参天树”,是每一所“好大学”孜孜以求的目标。

93263

梁伟是一名工学博士,担任过微软亚洲研究院资深技术专家,2016年引进到湖南工商大学后,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科研项目6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高水平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4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入选2023-2024斯坦福大学发布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并担任该校计算机学院执行院长。

在湖南工商大学,像梁伟一样从知名互联网及IT企业回流至高校的优秀青年教师,还有一大批。“在这里我能继续做自己擅长的研发工作,还能教书育人、教学相长,更有成就感、幸福感”,梁伟这番话,代表了他们的共同心声。

“平台引才、事业聚才、梦想培才,让青年在实践中受锻炼,不断从优秀走向卓越”,陈晓红院士这样介绍学校的人才工作理念。

聚人才成大才,首先要有良好的事业发展平台。2020年,校党委书记陈晓红院士牵头承担的“数字经济时代的资源环境管理理论与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获批,成为中部地区第一个国家基础科学中心。2022年学校牵头建设的湖南省委省政府重大科技部署湘江实验室,在湖南省“四大实验室”中率先揭牌。同年,学校申报的“信息智能与智慧社会全国重点实验室(培育)”获批。近十年,学校新增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45个,较10年前增长5倍。累计投入2.97亿元新建元宇宙科技实验室、智慧能源实验室、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实验室等88个先进实验室,为人才成长提供硬件保障。

聚人才成大才,还要有明晰的团队建设和科研攻关思路,开展有组织科研。湖南工商大学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紧扣国家创新驱动、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乡村振兴、现代化新湖南建设等战略重点,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元宇宙等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业态,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推动交叉型科研团队和平台建设。建立和完善“科研项目牵引、团队联合攻关、产学研用协同”的组织模式,着力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创新体系效能。进一步完善项目管理和成果管理制度、科学研究的评价和导向制度、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制度,突出标志性、代表性成果评价,对高水平重大成果、优秀学术新人等给予重奖,为人才成长树立鲜明导向。

聚人才成大才,离不开“以人才为中心”的引才育才举措。学校成立人才工作委员会,每两周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人才引进与评价工作。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每年派出20余支队伍前往北京、上海、西安等知名高校招纳贤才,每学期召开一次“湘江学者论坛”,邀请青年人才来校交流考察。为引进人才提供“全天候、一站式”服务,全力解决优秀人才的购房落户、配偶工作、小孩入学等难题。近五年来,学校年均引进知名高校优秀博士80名左右,目前学校具有博士学位教师近800人,是十年前的5.8倍。

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学校形成了以院士领衔的 “人才库”。校党委书记陈晓红院士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湖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光召科技奖、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一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多次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和“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学校拥有大数据与信息智能、物联网智能感知、开放经济条件下金融风险度量控制与政策、物流系统优化与运作管理等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拥有各类国家级人才近40人次,省级人才近100人次,学校整体人才实力得到显著提升。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禹爱华 通讯员曾晶、巢进文)

链接:https://app2.gmdaily.cn/as/opened/n/db3199d49973420c905bfa6b90cc09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