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报道 - 弘扬湖工商正能量
【弘扬湖商正能量】张谷良:绿色环境背后的“红人”
发表时间: 2016-05-31 11:42:17 点击次数:

    他,披着晨曦而来,带着夜色而归。他不是科比,却见过清晨五点钟的湖商。他把青春年华扎根在湖商这片热土,绿化保洁工作一干就是16年,学校的一草一木,承载了张谷良所有的付出和幸福。 

    大家亲切地称他“老张”。老张算是学校的“红人”,虽然退休好几年了,但大家谈服务育人时,总以老张为榜样;毕业回母校的学子还记得老张那自行车、手电筒、笔记本的标准配置,提出想见见他。



                         学校一草一木都像自己的孩子

  “诶,我在这里嘞!”一个洪亮的声音从2楼的阳台上传来。我们刚到他家楼下,就听到老张在冲我们打招呼,然后就看见一个身影稳健地向我们走来。老张热情地引我们上楼。

  当我们我们满怀期待地请他谈谈有一名毕业生毕业后再回学校聚会提出想见见老张这件事时,他只是淡淡地说了句,“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我也记不清了。我是普通人,做的都是些微不足道的日常工作。我们后勤很多同志都是这么日复一日地做着平凡的事,我现在退休了,你们多报道那些在职的。”老张婉言拒绝了我们的追问。

  “我们不懂赚钱,只注重工作质量,把工作做扎实”“管理一通百通,都要做到管理制度化,任务规范化,实践操作成熟化。”谈到自己来湖商前在益阳丝绸厂当厂长的经历,老张感慨道。

  从企业管理者到后勤工作者的转变并没有使老张感到无所适从,谈到自己热爱的绿化工作,老张瞬间变得健谈了,对湖商的各类花草树木他如数家珍。“我在湖商干绿化13年,再加上返聘的几年,差不多16年,这些花草树木就像我自己的孩子”,老张说。

  聊至兴起,老人指着窗外的两棵大树聊起了二零零八年冰灾的故事,深邃的目光里透露出的宛若是自己的孩子历经磨炼长大成熟的欣慰和喜悦。

                          冰雪中的“绿色”最动人
  
  
  2008年那场冰冻灾难至今让人回想起来都心有余悸。三汊矶校区的树木移栽工程接近尾声时赶上了大冰灾。




    “一般来说冰冻最多只冻几公分深,那年冬天冻了将近三四十公分,好多人担心花这么多人力财力移栽的树木能不能存活下来。”老张表情凝重地说。

  “我们当时为了能把这些树木都移栽成活想尽了办法。第一个措施就是包扎,为了保证成活率我们从树的下面一直包到冠枝,用草绳包的很扎实;第二个措施就是挖盲沟,树木的根部都会有积雪,挖通盲沟后下面是石头,上面铺一层泥土,盲沟和下水道连接起来了,下面的淤水就全部漏在沟里流走了。”

  老张带着绿化保洁部用麻绳把树干紧紧包裹,考虑到树枝难以承受冰雪之重,随时都可能被折断,老张和他的同事每天一见到树枝结冰就用竹竿打掉,常常加班到凌晨一两点。包扎、绕草绳、挖盲沟、清理冰块,做足了这些,老张还是不放心,他又去找了区绿化办的两个工程师,把做法和思路跟他们说,得到专家的肯定后,老张这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凡事你操了心,做了事,结果自然不同。08年那么大的冰灾,我们移栽的六百多树成活率都达到了93%”。老张感慨道。这些树木在老张和同事们的用心呵护下终于经受住了50年一遇的冰灾的考验,顽强地挺了过来。

  这些曾经在三汊矶校区见证了湖商半个世纪办学历史的树木,如今分别在北校区和校本部枝繁叶茂地生长,让湖商精神在两个校区得到了延续。
  
                          我要对得起“党员”这个称号

  老张十分关注天气,《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节目,他几乎一期都没落下过。“绿化工作说白了就是看天吃饭,种花栽树、剪枝除草、浇水施肥都得根据天气来。”

  “我们人事处的一个同事,摔在体育馆右边的下水道,把牙齿都磕掉了。”自从得知此事后,下水道井盖这件事就犹如在他脑海里生了根。“发现了问题你不解决,迟早要出事的,不是老师就是学生”,他显得很激动。此后每逢下雨天老张都要在学校四处走走看看。

  “有一次,是个风雨交加的晚上,老张在巡逻时发现了一处下水道井盖丢失,为了避免过往行人和车辆不慎掉入“陷阱”,他一个人默默守在下水道旁,直到雨停。雨一停他就火急火燎地给我打电话叫人来修,那时我才知道老张已经在雨中等了1个多小时。打完电话后他还不肯走,一直等到维修的人来。”谈起此事,后勤总公司总经理丁小尧依旧深受感动。

  “我在那里等一下无所谓呀,我要是走了,来维修的人没那么快发现具体地点,要是这个期间出了事可不得了。这本来就是我的本职工作,不做就是失职。” 老张说。

  老张默默地守在那个少了井盖的下水道旁,犹如守护着湖商人生的希望。

  一个笔记本,一只手电筒,一辆自行车,这是老张常备的“后勤三宝”。“谁加了班、熬了夜我都要记录下来,人家干了活可不能亏待人家。他们的工作很辛苦,酷暑寒冬都没得休息。平时能照顾的地方都要尽力照顾。”翻开老张的近二十个笔记本,随处可见他记录的工友信息,哪怕是偶遇的临时工提出的小困难他都一一记下。他对工友的管理既严格又友善。




  
    手电筒伴随着他度过每一个需要加班的夜晚,自行车带着他踏遍了湖商的每一寸土地。老张带着这三样东西,行走在校园的每个角落,一走就是十六年。

  当被问到是什么让他如此坚守时,老张脱口而出三个字——责任心,“做绿化保洁工作,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每天坐在办公室是发现不了问题也解决不了问题的,一定要耐心、细心还要善于琢磨,摸索出管用的方法和套路。可能有些人看不来我们这些平凡枯燥的工作,看不来我们也要做好。”老张若有所思地说。



  作为一名有着43年党龄的老党员,老张说自己的所理解的好党员就是不管在任何岗位、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铭记党员身份,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把自己的那份事做好。他用心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经常深入工作第一线加班加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精益求精。当组织要给他荣誉时,他总是谦虚地说“让给年轻同志吧,我做这些事都是应该的。”正是他勤劳朴实的工作作风感染着身边的人,体现着一个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

  “他做事非常认真,每次和他一起出去,遇到不认识的树或是有疑问的种植问题他都要记在他的小本子上,回来再自己查阅书籍或咨询专家。他对待工友也是既严格又友善,工作没做到位,他会督促你反复做,直到达到标准。但平时对我们都是很好的。”他的同事周耀武说。

  谈起老张,水电与校园环境支部书记陈志勇说,“老张原来是我们支部的书记,他做事非常扎实,每天很早就起床,环境打扫从不留死角。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很少有休息的时候,晚上楼栋值班巡查经常到深夜。他真正把学校的事当做自己的事。他的这种敬业奉献精神对我们今天做后勤工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老张们的努力下,我校2003年3月被评为“省级园林式单位”,2006年1月被评为省级“文明卫生单位”,绿化保洁部2004年被评为“三育人”先进集体。如今的湖商校园环境宜人,花团锦簇,绿树成荫,草坪青翠。

  绿化保洁工作在外人看来很辛苦,在老张眼里,却总能看到幸福的一面——“每天走在学校里,环境好啊,心情也好。有时听到校外的人来学校走走,说校园环境好,我就特别高兴。”

  采访中,老张总说,“我做的都是些太平凡的工作,不足挂齿。后勤很多同事都是这么默默地做着自己的事。”《平凡的世界》里有句话,“即使最平凡的人,也得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老张为湖商的花草树木“战斗”了二十年,他把劳动者的脚印刻进了湖商的历史中。老张们的付出,湖商的一草一木没有忘记,一代代湖商人也不会忘记。

  在老张身上,我们看到了学校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精神火种,看到了一个伴随学校共同成长的老工人的火热情怀,看到了一个敬业奉献、勇当先锋的共产党员形象。当前全校上下正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老张就是我们身边的榜样,也是湖商优秀共产党员群体的缩影。(文/谢乾 图/程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