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湖南工商大学 - 新闻网 |
||
高校教师教学发展能力的培育路径
发表时间: 2021-03-15 16:17:23
点击次数:
教师教学发展是当今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生命价值的本真体现,是支撑人才培养的重要保 障。高校应引导教师审视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内涵与特质,持续增强教学发展能力,并从以下路径入手,自觉培育教师的教学发展能力。 (一)引导教师多角度认知教学,培育教学认知力 高校教师应从教师所处的时代背景、接受认知教学的经历、知识结构更新等维度,从发展的层面与角度出发来认知教学,培养其教学认知力。 一是高校教师认知教学需要满足时代要求。新时代面对新方位、新征程、新使命,教师不再仅是科学真理和专业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是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的传播者。先前的认知教学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主要集中在教师教学能力方面,新时代突出立德树人和价值塑造,教师的教学认知能力应重点体现在教育能力,这就要求高校对新时代好老师的内涵进行界定和研究,形成针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认知教学理论研究成果来指导教学实践。 二是推进培养理念和模式的系统化改革,助推高校教学认知力的提升。教育系统要想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针对的不仅是我们所培养的学生,首先的培养对象应该是教师,应该是对教师教学认知力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的系统化改革。具体而言,在高校教学实践中,“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就是要解决对高校教师认知教学的培养目标和培养理念问题,也就是我们确立的“四有”好老师目标;“怎样培养人”解决的是对高校教师认知教学的培养模式问题,培养模式需要体现培养教师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同时,培养教师在专业知识的传授中找到与智育和德育的结合点,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的同时自然地受到思想教育,教师做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是高校教师要强化更新专业知识结构的意识和行为。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互联网+”时代学生与学习发生的变化,特别是教学范式从“教为中心”到“学为中心”转移,都对教师的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教学学术能力、教学创新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教师的教学认知能力需要很好适应这种变化,通过教学创新来达到教学卓越。 (二)常态化开展教学问题问诊活动,培育教师精准教学反应力 常态化开展教学问题问诊活动,培育教师精准教学反应力,其实质就是培养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教学实践能力包括教学基本技能、教学设计能力和施教能力。教学实践能力也是教师从业及开展教学的基本能力,具体培养可从以下方面实施。 一是树立“以学为中心”和“强化实践能力发展”的现代大学培养理念。面向新时代,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应积极推进以下转变:培养理念上,由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培养目标上,由注重理论培养,转变为理论与实践并重,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培养方式上,由传统分散的培养,转变为信息技术融合的时时处处培养。 二是创新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模式。高校可以围绕教学实践能力中教学基本技能、教学设计能力和施教能力的三层次培养,借助互联网把课堂教学、课外观摩、模拟训练、网络研讨和校外实习五个环节融为一个有机整体,加强各环节的有机衔接,为教师搭建时时处处能学、能练、能观摩的环境。 三是用案例训练教学反应力的精准度。高校要从教学基本技能、教学设计能力和施教能力三个维度入手,建设涵盖理论学习与研究、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案例示范、微格教学、说课训练、微课设计、课件设计、评价标准等方面,培养教师教学反应力单项能力的微课或名师课堂资源,用案例示范能力训练的要点及步骤,提升教学反应力的精准度和效率。 (三)开展教师专业自我意识教育,培育教师专业持续更新能力 现阶段高校教师大部分拥有较高的学历和专业学科知识,但他们未接受过系统师范教育,专业自我意识教育不强,这种现象在青年教师中尤为突出。高校可探究实践以下路径,以期培育教师的专业持续更新能力。 一是分类分层分模块培训培养,为教师专业能力全过程成长提供支持。针对成长期青年教师,高校应该通过岗前培训、助讲培养计划、新教师研习营、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入实验室培训、双语教学培训、境内外短期外培、名师和新秀精彩课堂示范与观摩、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的赛前培训与赛中示范与交流等,帮助其掌握基本的高等教育理念、教学理论与教学基本技能。针对成熟期骨干教师,通过举办高层次的研修、在国内外知名教学科研机构作访问学者,提供项目基金支持开展教研教改项目,让他们主持教学讲座、沙龙、评教评学,担任教学导师等,激励他们聚焦人才培养开展行动研究。针对专家型教师及学科专业课程带头人,高校可以开展院长讲坛,围绕人才培养模式、学院、专业和课程建设,聘请权威专家作为教育咨询专家,提供面对面的指导与咨询,让他们科教融合,形成具有示范意义的课堂教学、课程与专业建设的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教学典范。 二是文化引领教学比赛,促进赛培融合、“点燃课堂”。高校要营造浓郁的教学文化氛围,创新教学比赛组织形式。在“赛培融合”过程中,组织学校、学院、教研室教师广泛开展专家指导、团队研讨、同侪相助活动;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校内名师、督导专家、学科专业团队与青年教师深度研讨交流;以及师生一起参与,共同评赛;真正实现师生全员动员,“点燃课堂”。通过“赛培融合”,有效提升青年教师专业教学水平。 三是以发展性教学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高校要善于利用信息化手段,引入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系统,突破时空限制,实现教师课堂教学全程即时,体现专业化发展水平的形成性评价;同时,组织开展教师专业化发展课堂评价。突出对教师专业化发展“导”的诊断、咨询与导向功能,实施优师培育计划。同时,高校还要推出针对教师专业持续更新能力培养的公开课、示范课,以及精彩课堂,为教师教学发展能力提升提供支撑与引领。 作者:李辉 节选自:中国高教研究 相关新闻
|
|